找到相关内容3353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末木刚博因明比较研究

    。是B和A有相同范围,即B等于A。所谓遍充,即B包含A,或B等于A。这相当西方逻辑所谓的周延。就上述两种情况而言,就是B对于A周延。   在遍充关系中,被包含者B叫做“被遍充者”或“所遍”,包含者A叫做“遍充者”或“能遍”。用亚氏概念论的话说,能遍是属概念,所遍是种概念。遍充相当属种关系。在印度逻辑中,这只是在作为推理条件的范围内来考察的。就推理的大前提主项M为谓项P所遍充的场合而言,即M...

    孙中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34138274.html
  • 兜率净土

    兜率净土   不详作者  “兜率”为天名,为六欲天中的第四层天,据说生活在其中的众生周身发光且所有欲望都能得到满足,故又称“知足天”,分内、外两层。   兜率内院即菩萨下生人间成佛前讲法和修行的场所,是菩萨身最后住所,释迦牟尼做菩萨的时候就住在这里,现在是未来佛弥勒菩萨身的最后住处。   佛经上讲弥勒会在此住四千岁,相当人间五十七亿六百万年,然后下生人间成佛。一说到弥勒佛大家都会想到大肚子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3548689.html
  • 智慧母续 呼金刚法概介

    如果希望行,如果想成就,是故名叫行”。行时,选择手印,授予灌顶使具慈悲心。   第七节:决定呼号的处所。人体各肢体和喉、额等部位都有不同的名称和象征,“处所”在梵文中也有不同的称呼,它相当坛轮,名号嘿噜迦,是咸海的内生,近处、近坛、近念珠在印度分别代表几个不同的地方,是本尊嘿噜迦活动的地方。   第八节:摄集瑜伽母轮,讲四喜的修持法。修行时,意想虚空界相当巴噶(bhagam智慧或女性生殖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051250.html
  • 学术擂台——辩经

      藏传佛教的寺院,往往是以类似学院的建制设立的。每一座殿堂相当学院的一个“系”,分门别类地设有不同的学科,一般叫做“扎仓”,如:“曼巴扎仓”即是医药学院,“东科扎仓”即是天文历算学院,“居巴扎仓”即是密宗学院等。各个学院分设不同阶段的课程,一般要有几年的时间才能读完该学院的全部课程。   学院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,其中之一就是辩经。辩经活动分高、中、低不同层次,但形式相似。辩经双方分为甲乙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62854053.html
  • 法相宗的转识成智说

    “转识成智”也称“转识得智”,是法相宗倡导的修行目的,是承自瑜伽行派的理论(五台山)。据称,通过特定的修行实践,实现思想认识的转变,有漏(相当烦恼(五台山),能导致生死轮回)八识就可以转变为无漏(能摆脱轮回达到解脱的一切法)的八识(五台山),从而获得四种智慧,达到佛的解脱境界(五台山)。第一,前五识(眼耳鼻舌身识)由有漏转无漏时得“成所作智”,此智的作用是有利于有情众生,能十方以身口意为众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23157429.html
  • 四种曼荼罗

    无量,一一量同虚空,彼不离此,此不离彼,犹如空他碍不逆。故云四种曼荼罗各不离。’  (1)大曼荼罗︰指诸尊的相好具足身,乃依五相三密妙行而成佛的加持受用身。相当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中的成身会。  (2)三昧耶曼荼罗︰指刀剑、轮宝、金刚、莲华等诸尊本誓的标帜,相当金刚界曼荼罗中的三昧耶会。  (3)法曼荼罗︰指诸尊的种子及真言,相当金刚界曼荼罗的微细会。  (4)羯磨曼荼罗︰指诸尊的威仪事业,相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5057572.html
  • 崇圣寺千寻塔珍藏的两件刻文铜器

    清平官,相当宰相。此铜像大约是杨和丰之后人当权后,追封先人,并铸像供塔内,以祈祷冥福。能追封先人为“王”者有可能是大义宁国王杨干贞。铸像基本完好,铸造年代约为公元929至937年。此为塔内少见的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04958547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计有多少偈颂?

    问:《华严经》计有多少偈颂?  答:常说的《华严经》计有六十卷、八十卷、四十卷三部。而四十卷部依其经文内容而论,仅相当前二卷的最后一品《入法界品》,是故此说不论《四十华严》,但说前二部华严之偈颂多少。  依澄观法师所著《新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》中说:“晋朝译经三万六千偈,更益九千颂”。又云:“三十二字为一偈,但梵本安,其数减少,汉地译字,其数增多”。由此可知。《华严经》之六十卷部计有三万六千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43258794.html
  • 五蕴论——原始佛教哲学理论的基础

      五蕴论——原始佛教哲学理论的基础   “五蕴”也译作“五阴”,即色(地水火风四种原素及其所造的一切,相当物质)、受、想、行(意志、意向)、识。佛教把它们看作是构成世界万物和众生的五种因素。认为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,又在一定的条件下离散,因此众生的生(聚)灭(散)无常。既然众生和一切事物无非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,那么,它们就没有常住不变的实体或规定性。生命体生灭无常,无常给人带来种种痛苦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74760137.html
  • 问:金刚上师的解释如何?

    上师,乃西藏佛教对具有高德胜行、堪为世人轨范者之尊称。又作金刚上师。西藏人称为喇嘛。喇嘛,为藏语 bla-ma 之汉语音译,本为 bla(上)与 ma(人)之复合词,意指上德之人。相当梵语guru(古鲁、咕噜),意即师匠、师范,为古代印度人或一般修行者对其师之尊称。 西藏佛教特重喇嘛崇拜,藏人之日常生活,举凡诞婚寿丧、疾病灾害,乃至旅游迁徙,皆特别延请喇嘛为之祈祷而后行事,至于出家之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383277391.html